欢迎访问江苏bt365手机投注!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惠老实事
徐州市老年艺术节
办事指南
文件下载
机构设置

徐州市依法养老与以德养老情况汇报

2017-06-08 徐龄


尊敬的张会长及省老年学学会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教授:

首先,热烈欢迎各位领导、专家教授莅临徐州调研考察,并对我市老龄科学研究工作给予大力指导。根据本次调研要求,结合徐州市近年老龄工作开展情况,作简要汇报如下。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汇,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也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下辖5县(市)、5区、1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个国家级高新区,区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41万。徐州是中国工程机械之都也是江苏省的能源基地和食品农副产品加工基地。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分别超过5000亿元和500亿元,并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综合奖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近年来,徐州市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业,从政策制定、资金投入、项目规划、社会参与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全市老年民生得到持续改善和提高。

一、全市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需求概况

徐州是江苏省人口大市,也是老年人口大市,2016年底,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188.5万,占总人口的18.1%,老年人口总数居全省第二位,人口老龄化呈现基数大、增速快、寿龄高和空巢多等特点。

——老龄人口呈递进式增长。2011—2014年,全市老年人口年均增加近10万人;2015—2016年,年均增加近8万人速度有所减缓,预计2018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达到200万人,至2022年将保持这一增速,达到230万左右,老年人口占比达到21%。从2023年起老年人口将再次进入高增长阶段,这与建国后人口出生趋势基本相符。

——老龄人口结构呈现高龄化趋势。全市60—69岁老年人100.3万,占老年人口的53.2%;70—79岁老年人54.6万,占老年人口的29%;80—89岁老年人27.5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4.6%;90—99岁老年人6万人,占老年人口的3.2%;100岁以上老年人683人。80岁以上高龄人口占比近18%,从2009年起,江苏省十大寿星中徐州老人均入选过半。

——老年群体构成情况。5县(市)、5区(含开发区)老年人口分别为122.5万、66万,占比分别为65%、35%;城乡老年人口分别为73.5万、115万,占比分别为39%、61%;空巢独居老年人家庭接近50%;考虑到青壮外出务工因素,农村实际老龄化、空巢化程度将高于统计数据。

——老年人口失能和贫困情况。据2014年各地统计上报和抽样调查分析,全市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占老年人口的12.3%,其中重度失能老人占比4.6%,轻中度失能老人占比7.7%,数据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全市有6.5万名贫困老年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占老年人口的3.4%。

 ——老龄人口文化构成。2016年,我市在主城区对1360位老人进行抽样调查,其受教育程度分别为:小学及以下370人,占比27.2%;初中643人,占比46.6%;高中(职高、中专)269人,占比19.8%;大学(含专科及以上)87人,占比6.4%。

——养老需求特征情况。2016年,我市对主城区1360位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开展调查。数据显示,97.3%的老年人选择在家养老,仅2.7%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机构养老。53.1%的老年人愿意出钱购买社会养老服务;愿意自费购买社会养老服务的老年人中每月承受力在100元以下的占51.9%,100-400元的占41.7%,400元及以上的仅占6.4%,呈现养老刚性需求大而购买力不足。在养老服务内容方面,上门做家务、上门看病、家庭康复护理、助餐服务和心理关怀位居前5位,成为最为徐州老年人养老需求的首选。与苏南相比,徐州的养老服务需求在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同时,也表现出观念传统、接纳迟疑、支付能力弱等特点。

二、积极贯彻“一法两条例”,构建老年人权益保障体系

近年来,徐州市各级党政组织认真贯彻国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和《养老服务条例》,坚持把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与实施老年民生幸福工程紧密结合,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渗透落实到“两聚一高”目标全过程,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百万老年群体。

(一)健全老年维权保障工作机制。一是政策文件配套。徐州市先后出台了《加快推进老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徐州市老年教育条例》、《徐州市高龄老人尊老金发放管理办法》、《徐州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建立徐州市市区基本照护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全方位与“一法两条例”相衔接配套,为做好老年权益保障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二是完善工作平台。不断健全老龄工作委员会协调指导、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各级老龄工作机构和老年人协会建设,为做好老年权益保障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各级福彩公益金、体彩公益金每年分别按留成总额的10%和5%,安排老龄事业专项经费;福彩公益金每年留成部分不少于50%用于养老服务业发展,设立了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补贴、居家养老购买服务、尊老金等专项经费,为做好老年权益保障工作提供了财力保证。四是抓好督促落实。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对“一法两条例”实施情况开展专题检查,推动养老服务、社会优待等涉及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政策落实到位;市政府督查室会同民政、老龄部门定期开展实事项目进度督查,确保惠老政策不打折扣。

(二)加强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是改善老年民生的核心工作。近几年来,我市全面落实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社会救助和老年福利政策,积极不断做大惠老蛋糕一是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得到提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百万老年人实现领取养老金的“梦想”; 至2016年,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将实现“十二连增”,纳入社区服务的企业退休人员比例达到100%;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稳中有升。二是老年医疗保障制度日益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已实现对老年群体的全覆盖。从2009年起,农村70岁以上老年人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由市、县两级财政全额埋单。老年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实现全覆盖,参保老人医保范围报销比例稳步上升;新农合参保老年人住院费用县镇政策性补偿率达到80%,镇村门诊补偿达到51%。每两年一个周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比率达95%。三是老年社会救助得到加强。认真执行农村“五保”、城市“三无”老人供养政策,供养标准实现自然增长;城市“三无老人”保障标准分别达到1223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调整为每人每月558元和430元,其中70岁及以上老年人在当地低保标准基础上增加20%。符合条件的困难老年人优先纳入临时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司法救助和廉租房配租范围。四是老年社会福利水平逐步提高。建立80周岁以上老年人尊老金发放制度,标准为80—89岁老人每月50元、90—99岁100元、百岁及以上300元,惠及全市24万高龄老人。积极开展为老年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的“安康关爱行动”, 2016年为全市76.5万余名老年人办理意外伤害综合保险,覆盖率达42.3%,全市共受理赔案件8585起,赔付率65.6%。有效增强了老年人抵御风险的能力。深化“黄手环”关爱行动。向主城区60岁以上有需求的老年人发放一、二代“黄手环”。第二代智能手环增加了GPS定位、电子护栏、服药提醒、一键通话等功能,联合市卫计委印发《徐州市主城区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建设方案》,进一步拓展“黄手环”服务功能,为老年人提供预约就诊、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

(三)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机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2016年底,全市养老机构达到277家,养老床位6.3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3.5张,护理型床位占比36%,随着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与基本照护保险制度全面推开,我市机构养老床位数量和质量将有较大提升,医养融合发展将步入快速通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面提速。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全市累计已建成城乡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40个、老年助餐点320个、农村老年关爱之家196个、虚拟养老院7个,具备了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文体娱乐、家政助餐等服务的能力。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将主城区2500名符合条件的高龄、特困、空巢独居老人,全部纳入购买养老服务范围,按每人每月不低于150元的补贴标准,由专业服务机构定期上门提供家政保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服务;依托市居家养老服务信息中心,为城区3000多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免费安装“一键通”智能服务电话,实现了居家照料服务与应急求助的“无缝对接”。以需求为导向,积极搭建养老产业平台,引进九如城、安康通、枝秀、幸福九号等一批品牌企业托管运营社区站点,推进居家养老社会化、专业化。

(四)切实做好老年社会优待工作。近几年来,我市从经济助养、医疗服务、交通出行、文体休闲、法律援助全方位构建优待服务体系,连续8年把惠老实事项目列入“三重一大”和为民办实事计划,实施了尊老金扩面提标、安康关爱行动、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60—69岁老年人半价优惠乘坐城市公交汽车、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办理《江苏省老年人优待证》、老年人免费进入公园、景点、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体育健身场等一系列深受老年人欢迎和社会拥护的“民心工程”。坚持做好老年维权工作,加大侵害老年人权益案件的处理力度,对涉及老年人赡养费、养老金、抚恤金、医疗费等诉讼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

三、传承敬老美德,积极构建老年群体幸福晚年

徐州是汉文化的发祥地,自古民风淳朴、孝道传承。独特的历史、区位和文化熏陶,使“有情有义”成为徐州人文精神最深厚的积淀和最鲜明的标识。多年来,我市大力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通过宣传教化,巩固家庭养老基础,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行动,大力营造发展老龄事业的良好氛围,积极构建老年人的幸福晚景。

(一)建立激励机制,巩固家庭养老。孝亲敬老、赡养父母既是中华民族传统,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坚持把“以德养老”纳入社会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的考核内容,定期开展 “百佳孝星”、“敬老模范户”、最佳孝心楷模评选表彰,各地基层也通过评选敬老文明家庭、敬老好儿媳等活动,选树敬老养老助老典型,积极倡导子女赡养父母、善待老人,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树立敬老新风尚。同时,探索建立支持家庭养老优惠政策,开展适老小区改造试点,支持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共同生活,履行赡养义务和承担照料责任。

(二)加大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环境。一是通过敬老活动开展宣传。敬老活动是最佳的宣传途径。我市每年在春节、重阳节期间,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开展向困难老人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近年来,市老龄办联合各涉老部门连续3年开展“走社区”活动,把老龄政策、老年法律、为老服务等各项内容,以活动、竞赛、展版的形式走进基层、走近老人。二是通过公共媒体广泛宣传。2015、2016年“敬老月”期间,我市以“百岁寻源”新闻策划为重点,开展多角度、大范围的开展全民敬老宣传活动。《徐州日报》于重阳节当天头版刊登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联合署名致全市老年人的慰问信,并分别以加强老龄工作优化养老环境、徐州“长寿之城”的基因密码为题制作2个整版宣传;徐州广电《新周刊》制作了8个版面的“健康徐州、长寿之城”的宣传特刊;徐州电台连续4天采播了“久久心愿”关爱老年重阳报道。三是以节庆活动延伸宣传。从2010年起,我们以全市老年艺术节为平台,围绕发展老龄事业每届确定一个敬老主题,老年艺术节历时3个月,开展20个场次的老年文体活动,每个专场活动,我们都植入老龄政策法规和尊老敬老的宣传,从百米大型展板到面对面开展法律和政策咨询,到得老年人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为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提供了良好社会环境。

(三)开展志愿结对,引领敬老善行。从2012年起,市民政局、老龄办、老龄协会联合在全市开展结对帮扶城乡万名空巢老人活动,组织动员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热心邻里和低龄健康老人,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的形式,坚持“雪中送炭”原则,为城乡高龄、独居、生活困难、行动不便、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提供关爱帮扶,并形成长效机制。在农村大力推行居家养老志愿者服务,以高龄空巢、留守、孤寡老人为帮扶重点,组织基层党员干部、热心邻里、志愿者队伍开展“五个一”服务工程,即每周上门探望一次、每月打扫一次卫生、每季度进行一次水电气方面的安全检查、定期清洗一次棉衣被褥等大件物品、每半年提供一次健康咨询等服务。

(四)创建敬老文明号,打造社会敬老绿色通道。按照国家、省里的统一部署,徐州已连续开展了两届“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命名表彰国家、省、市、县四级近200家敬老文明单位。这项工作充分调动了各涉老服务部门单位、行业窗口敬老助老积极性,整合优化了为老服务资源和环境,推进了惠老政策落实和敬老活动深化。

(五)注重精神赡养,提高晚年生活质量。我市在不断提高老年人物质养老保障条件的同时,充分整合全老年教育、文化、体育和心理关爱资源,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一是加强老年教育工作。徐州是全国首个对老年教育实行立法的地级市,随着《徐州市老年教育条例》的全面实施,老年教育事业日趋兴旺,已建成市级老年大学2所、县级于省部属单位老年大学17所,镇(街)、村(社区)依托文化站、活动室普遍设立老年学校或辅导站,形成了覆盖城乡多层次、多形式的老年教育网络,基本满足了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全市参加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学习的老年人达20%以上。二是活跃老年文化体育生活。全市共建有各级各类老年活动场所1255个,70%的镇(街道)及95%的村(社区)成立了舞蹈队、秧歌队、健身舞队等老年文艺活动团体,建立健全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组织网络,全市城乡老年体育人口已达60%。定期举办老年艺术节、老年体育节,吸引数十万老年人踊跃参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三是加大精神助老帮扶力度。依托居家养老服务站点、老年活动场所、卫生服务中心,有计划开展老年精神关爱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创建活动,建成一批老年快乐驿站和心灵茶吧,组建心理服务专业和志愿者服务队伍,定期开展健康咨询、心理疏导和集体活动,重点做好病残、空巢、失独老人心理关爱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尽管我市在依法养老和以德养老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对照“一法两条例”的规定、对照老年群体的期盼还有不少差距。具体表现在:我市应对老龄问题的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养老保障标准不高,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还相对滞后;一些地区和单位对老年权益保障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社会群体对老龄法规知晓度和参与度不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传统养老模式面临诸多挑战,涉老财产、赡养纠纷时有发生。

在发展变革、社会转型的大时代背景下,开展依法养老和以德养老相结合课题研究,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好养老工作的有效探索。为此建议:

1.    健全完善依法养老工作考核机制。进一步加大老龄工

作重视程度,将老龄政策法规落实情况纳入党委政府督查和人大执法检查计划,每年有针对性推动养老保障、养老服务领域重点难点问题的协调解决。

2.    加大以德养老宣传力度。依托各类媒体平台大力开展

敬老助老先进典型宣传,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尊老敬老的氛围。加强对老年人的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依法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深入层社区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活动,对不赡养老人的行为和现象进行曝光,传递社会正能量,及时有效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浏览:1704
苏ICP备10001568号 Copyright 2017 信息产业部认证 徐州市老龄委   
徐州市老龄委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16-83686570